【出像】記者許延宏
我現在是在武陵鎮大唐荔園
大家看到路邊已經開了很多鮮艷的花朵了
這棵是桂圓樹
雖然這個花朵是貌不驚人
但是聞起來非常香甜
今年九十月份
就可以采摘了
【正文】武陵鎮群山環抱,氣候溫潤,在三峽移民以前就是我區唯一出產荔枝桂圓的地區,也是中國緯度最北的荔枝桂圓出產地。這些年,由于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,以前上好的熟田熟地被拋荒。在萬州城區開發房地產的楊元太每次回到家鄉,凋敝的景象都會刺痛他的心。
【采訪】大唐荔園業主 楊元太
原來這些田水源豐富
基本上上糧庫就不用風車
我回來之前
這些土地全部是雜草叢生
我是在這里出生 走出去的
我看了非??上?/span>
【正文】楊元太打算將被三峽水庫淹沒的桂圓荔枝產業恢復起來。他將1500畝荒蕪的土地流轉過來,動用了2臺挖機,用了1年的時間才將雜草、雜樹清除掉,修建了10多公里的園區道路,30多口山坪塘,從福建引進了優質桂圓,從廣西引進了荔枝,從300多個品種中選育了幾個肉厚、核小、甜度高的品種進行栽植,按照發展旅游業的要求對果樹進行了矮化、嫁接。
【采訪】大唐荔園業主 楊元太
將來讓大人小孩
站在地下就能采到果子
【正文】園區還栽種了桃子、李子、柚子、枇杷等眾多品種的果樹。投產后,可以四季賞花,四季采果。為了體現生態環保的理念,園區的道路都被澆筑成了綠色的。
【采訪】大唐荔園業主 楊元太
草是綠的
路也變成綠的
與生態接近
【正文】栽種桂圓荔枝僅僅是打造大唐荔園的第一步。第二步,這里將被打造成一個漢唐風格的文化公園。
武陵鎮在春秋時期曾是巴國的都城,是我區境內最早建城的地方。楊元太所在的下中村就是著名的下中村遺址所在地,三峽考古時發掘出了歷代大量文物。大唐荔園占地6000畝,以漢唐文化為基調,以楊貴妃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為主線,重點展現唐代民風民俗,景區設有旅游碼頭,游客可以乘船從長江直接靠岸進入,也可以從陸路前往旅游。
【正文】大唐荔園建設以來,下中村及周邊村社留守在家的村民在這里找到了工作。村民趙志銀和老伴兒兩個人都在基地務工,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。
【采訪】下中村村民 趙志銀
土地流轉也有錢,
在這里打工也有錢,
又近,
像我們稍微遠住得遠點的員工
老板的車子接送
以前一年只能收入萬把元錢
現在還是收入得到兩萬多元
兩口子收入得到四萬多元
現在強多了
(完)
【】他決心將。
【】園區開始建設以來,每天都有幾十個工人在這里務工,
除了荔枝桂圓,還有桃子、荔枝、李子、各個季節的水果都有,今年十月份采摘活動就將開始
【正文】武陵,遺存豐富,舊石器時期即有人類活動,曾為巴國都城、郡縣駐地,先祖在這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。蘇軾、蘇洵、黃庭堅、王周等名家在游覽武陵時均留下了優美的詩篇,出土了武陵漢闕等文物1萬多件,大禹治水、許仙升天等典故發生此地,“貴妃五臨”傳說家喻戶曉。古鎮古產業沉入江底,動遷移民達1.2萬人。16公里沿江岸線為市級遺址群、區級濕地自然保護區。全鎮幅員面積80.7平方公里,總人口4.6萬人。集鎮建成區2.1平方公里、常住人口2.2萬人。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鎮,2015年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。
近年來,武陵圍繞顯剛書記調研時提出的建設“全中國的武陵”的奮斗目標以及 自1994年首次在武陵考古發掘以來,已發掘80余處文物點,兩萬余件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文物出土。文物出土量占萬州出土文物總量的60%以上。
武陵有密集的文化遺址群。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武陵遺址群包含麻柳沱遺址、廟梁墓群、下中遺址、武陵墓群、大丘坪墓群等,歷史跨度為舊石器至明清。據《重慶庫區考古報告集》(1998年卷)記載,武陵鎮有重點遺址群10處,重點墓群16處,其年代多數為漢代,崖墓葬共6處,均為漢代,崖居1處,年代為漢代。出土的武陵漢闕,填補了萬州區無漢闕出土的空白,為重慶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。出土漢磚上千萬塊。巨量的文物遺存震驚了考古界。
武陵歷史悠久,文化厚重,遺存豐富,先民在此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,在長江中上游具有較為重要的經濟社會地位,是萬州最具旅游歷史文化開發價值的鎮鄉之一。近年來,武陵鎮努力發展經濟,加強移民新場鎮基礎設施建設,有序推進生態旅游歷史文化名鎮建設;特別是本屆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強鎮,提出打造“全中國的武陵”的目標。僅靠鎮黨委、政府的努力是有限的。建議把武陵生態旅游歷史文化名鎮建設提升到全區發展戰略的高度,推動生態旅游歷史文化名鎮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。
一、武陵鎮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
(一)歷史悠久,曾為巴國都城
武陵在舊石器時代即有人類活動。春秋時期(約2500年前)曾為巴國都城,是萬州區境內最早建城的地方。戰國時期先后為巴國、楚國轄地,巴楚文化交匯融合。秦昭王三十年(公元前277年),秦國置巴郡朐忍縣管轄。漢高祖元年(公元前206年),置巴郡臨江縣管轄。西晉泰始二年(266年)為西晉武陵郡駐地。北周孝閔帝元年(557年)設置南都郡和源陽縣,北周建德四年(575年)改名懷德郡和武寧縣。